贺云翱江苏泗阳西汉泗水王陵墓群考古勘探报

江苏泗阳西汉泗水王陵墓群考古勘探报告

贺云翱周桂龙王碧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摘要:江苏泗阳县三庄汉墓群属于西汉时期泗水王国陵区及其墓群。经考古勘探,陵区共有墓墩及其封土遗迹70座,可分为6组墓群,即高庄墓群、王老庄墓群、小赵庄墓群、夫子庙墓群、大青墩墓群、橡树村墓群。它们从早到晚自南而北有序排列,每个墓群中都各有一座封土平面基本为正方形且面积最大的墓葬,结合已经发掘的大青墩汉墓是某位泗水王陵的考古资料,可知各墓群中面积最大者应为王陵,这正与文献所载西汉泗水王国有“五代六王”之说相吻合。同时,勘探资料也可进一步证明大青墩汉墓的主人是第五代泗水戾王刘骏。关键词:江苏泗阳;泗水王陵墓群;三庄汉墓群;封土;大青墩汉墓江苏泗阳县三庄汉墓群属于西汉泗水王国陵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群位于泗阳县三庄乡东部,在邢西河与邗马河之间,墓区南至黄徐村?北至橡树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总面积约万平方米?(图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的尹焕章先生等已对该墓群做过调查,确认墓群北穿城镇有瓦瓷滩汉代遗址,南隔六塘河(古代凌水)与西汉泗水王国都城“凌城”相望[1]?20世纪80年代以后,南京博物院于年在此发掘陈墩汉墓[2],年-年发掘大青墩汉墓[3],都以确切的材料揭示了三庄汉墓群为西汉泗水王国陵区及陪葬墓群的性质?西汉泗水王陵墓群原在地表上多有封土可寻,但封土的数量说法不一,有90多座?70多座?68座及现存40多座等说法[4]?不过,在持续的生产性破坏下,陵墓区现在地表上已很难见到封土遗迹,导致该墓群的墓葬数量?分布?规模等都不清楚的问题产生,为此,专家们呼吁能够尽早对西汉泗水王陵墓群开展考古勘探工作?年,泗阳县启动“三庄汉墓群”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为了确保规划建立在考古科学的基础之上,泗阳县文化广电局委托南京大学考古队对该墓群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工作,经江苏省文物局批准,勘探工作于年8月25日—年12月20日进行?本次考古勘探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勘探发现西汉时期的墓葬70座?本次考古勘探资料对研究西汉时期泗水王国陵墓制度有较重要价值,为此,特将考古勘探资料报告如下,并对相关问题做一讨论?

一墓区现状及勘探方法

本次考古勘探的目的主要是寻找和确认墓葬封土遗迹及其分布状况,并不涉及每座墓葬的具体地下结构?为此,我们的考古勘探工作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过去相关调查分析,特别是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档案材料,对整个墓区进行实地踏查和走访,大体确认历史上曾经有过遗迹保存的墓葬之方位和分布区域;第二步是用“十”字型布孔以4米孔距对墓区进行全面普探,普探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目的是寻找墓葬封土遗迹埋藏地点并准确掌握其所在区域地层情况;第三步是对发现地下遗迹的地点再做重点勘探,以更准确地认定每处墓葬封土遗迹的四至边界及保存情况?勘探使用的方法包括前期资料研究?田野调查?分区布孔和洛阳铲探?航拍和测绘以及文字记录等?本着考古勘探的目的,各墓勘探确认封土遗迹后即不再下探,平均勘探深度为0.6~1.8米?勘探发现,各墓的地层堆积情况大体相似,地表以下0.3~0.5米多为扰乱层,以下即为封土遗迹层,封土土质较纯净?致密,颜色一般为浅褐或黄灰色,厚度一般为1~3米左右,少数厚度可达3.5米左右?封土以下即为生土层(不包括地下墓葬遗迹),生土土质坚硬,内夹料礓石和褐土颗粒?勘探发现,各墓封土遗迹四周各有宽5米左右的夯土带,与夯土带以外周边生土形成明显的区别?在调查勘探中,我们依照工作区域内地表自然村落或典型遗迹分布情况进行分区,从南至北共分为8个区,它们分别是高庄区?王老庄区?小赵庄区?棉花原种场西分场区?夫子庙区?大青墩区?槐树村区?橡树村区?(图二)以下按由南向北各区顺序介绍所勘探发现的墓葬封土遗迹?调查发现,现泗水王陵墓群分布区内多为农田或村落,地表上已很少见到墓葬封土遗迹?

二墓墩及其封土遗迹

(一)高庄区域共勘探确认10座墓葬?编号为1号墓至8号墓及后来新发现的69号和70号墓?1.1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史新庄村东南?中心坐标北纬33°47′53.70″,东经°38′18.77″?现地表被道路?农田?水渠?鱼塘等占压?地表上残存局部封土遗迹?勘探发现该墓封土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70米?(图三:1)2.2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史新庄村东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01.72″,东经°38′15.52″?地面海拔高约14米?地表已夷为平地,为农田和道路覆盖?勘探发现该墓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70米?(图三:2)3.3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史新庄村?中心坐标为北纬33°48′01.72″,东经°38′15.52″?海拔高约14米?地表已夷为平地,上有农田?民房?水沟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图三:3)4.4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黄徐村村民住宅区?中心坐标为北纬33°48′03.45″,东经°38′10.99″?海拔高约15米?地表被住宅?道路?水渠等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图三:4)5.5号墓墩封土遗迹当地人称“徐墩”?位于高庄村东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25.93″,东经°38′26.43″?海拔高约14米?地表封土遗迹局部尚存,残存东西长约53米,南北宽约46米,残高约1米?地表大部为耕地?道路和水沟占压?勘探发现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图三:5)6.6号墓墩封土遗迹当地俗称“王墩”?位于高庄村东,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29.02″,东经°38′17.34″?海拔高约14米?现地表多被道路?民房?稻田等占压或损坏?封土局部保存于地表以上,残存封土墩遗迹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30米?勘探发现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95米?(图三:6)7.7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王老庄村西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46.18″,东经°38′24.76″?海拔高约14米?地表几为平地,勘探发现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90米,东西约60米?(图三:7)8.8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王老庄村西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47.62″,东经°38′27.36″?海拔高约14米?地表几为平地,勘探发现墓葬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90米,东西约60米?(图三:8)9.69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史新庄村东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00.70″,东经°38′17.46″?海拔高约14米?地表已夷为平地,为农田和道路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65米?(图三:9)10.70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史新庄村?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01.62″,东经°38′15.50″?海拔高约14米?现地表已夷为平地,为农田?民房?道路及水沟所占压?勘探发现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图三:10)(一)王老庄区域为9号墓墩至12号墓墩所在区域?1.9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王老庄村西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28.49″,东经°38′17.33″?海拔高约14米?残存封土遗迹高出地表约0.8米,略呈不规则状,南北残长约57米,东西残宽约45米?勘探发现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为米?(图四:1)2.10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王老庄村东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51.34″,东经°38′53.00″?海拔高约13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南北长42米,东西宽36米,高出周围地表约0.8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为米?(图四:2)3.11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王老庄村东部,西邻邢马河?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53.37″,东经°38′58.23″?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墓上封土遗迹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6米,南北宽约30米?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方向约为°,边长约为米?(图四:3)4.12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王老庄村东部,西邻邢马河?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56.38″,东经°38′59.08″?海拔高约13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南北长48米,东西宽33米,高出周围地表约0.7米?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约为°,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图四:4)(一)小赵庄区域为13号墓墩至19号墓墩分布区?1.13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小赵庄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48′56.68″,东经°38′10.60″?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墓上封土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42米,东西宽约40米,高出周围地表约1米?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约为°,南北长约96米,东西宽约65米?(图五:1)2.14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小赵庄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01.00″,东经°38′11.59″?海拔高约14米?地上残存封土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约45米,南北宽约38米,高出地表约0.8米?勘探发现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约为°,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65米?(图五:2)3.15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小赵庄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04.29″,东经°38′21.99″?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85米,高出周围地表约1.2米?勘探发现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约为°,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图五:3)4.16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小赵庄东南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19.98″,东经°38′07.19″?海拔高约13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35米,高出周围地表约0.6米?勘探发现该墓整个封土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图五:4)5.17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小赵庄东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26.80″,东经°38′06.68″?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70米,高出周围地表约1米?勘探发现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五:5)6.18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小赵庄东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31.83″,东经°38′06.57″?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70米,高出周围地表约1米?勘探发现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图五:6)7.19号墓墩封土遗迹当地俗称“蒲大墩”?位于小赵庄东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37.16″,东经°38′03.95″?海拔高约15米?有县级公路穿过封土遗迹区?地表残存局部封土?勘探发现该墓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图五:7)(一)棉花原种场西分场区域为20号墓墩至27号墓墩所在区域?1.20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棉花原种场西分场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45.63″,东经°38′04.78″?海拔高约13米?地表已夷为平地,为农田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94米,东西宽约65米?(图六:1)2.21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棉花原种场西分场南?中心坐标为北纬33°49′45.47″,东经°38′13.93″?海拔高约13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8米,东西宽约12米,高出地表约0.6米?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约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70米?(图六:2)3.22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三朱庄东?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51.69″,东经°37′59.75″?海拔高约14米?地表已被夷平,勘探发现该墓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约为°,南北长约95米,东西宽约65米?(图六:3)4.23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棉花原种场西分场西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55.05″,东经°38′04.06″?海拔高约15米?地表已为平地,勘探发现该墓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约为北偏东5度,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图六:4)5.24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棉花原种场西分场北侧,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56.88″,东经°38′12.07″?海拔高约13米?地表已被夷平,大部分被水泥场及道路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50米?(图六:5)6.25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三朱庄村东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49′56.40″,东经°38′58.05″?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墓上封土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75米,东西宽约55米,高出地表约1.5米?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图六:6)7.26号墓墩位于棉花原种场西分场西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04.74″,东经°38′07.32″?海拔高约14米?地表已夷为平地,现栽种有杨树林?勘探发现该墓葬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为80米?(图六:7)8.27号墓墩位于棉花原种场西分场西北?中心坐标为北纬33°50′06.37″,东经°37′59.79″?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46米,东西宽约35米,高出周围地表约0.7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六:8)(一)夫子庙区域为28号墓墩至36号墓墩分布区域?1.28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乔墩”,位于张庄村北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19.59″,东经°37′59.55″,海拔高约15米?地表残存有高大的封土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60米,高出地面约2.5米?经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七:1)2.29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犍牛墩”,位于张庄村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21.64″,东经°37′51.62″,海拔高约15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83米,东西宽约75米,高出地面约2米?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图七:2)3.30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陈墩”,位于正和寺建筑西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25.78″,东经°37′58.83″,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约94米,南北宽约88米,高出周围地表约2米?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为米?(图七:3)年11月,南京博物院曾对该墓进行考古发掘,出土2座南北并列的方形墓坑,方向为°,其中南墓坑(M2)被盗,北墓坑(M1)保存完好,椁室置于墓坑中央,四周填以白膏泥?棺室内有棺木一具,墓主骨架保存完好,头西脚东,仰身直肢,为一中年女性,年龄在35岁至50岁之间,身高约1.6米?M1出土随葬品约件(套),发掘者推测该墓主人是西汉时期泗水王国的亲属或高级贵族[5]?4.31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胡大墩”,位于正和寺建筑东南方?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28.13″,东经°38′07.74″,海拔高约16米?地表残存封土墩体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约89米,高出周围地面约2.5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东距32号墓墩封土遗迹边界约85米?(图七:4)5.32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正和寺建筑西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30.16″,东经°38′58.98″,海拔高约15米?地表残存的封土遗迹呈漫坡状,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约65米,南北宽约45米,高出周围地表约1.5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图七:5)6.33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凤凰墩”,位于正和寺建筑西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34.41″,东经°37′56.41″,海拔高约16米?地表残存的封土遗迹呈漫坡状,平面不规则,南北长约78米,东西宽约65米,高出地面约1米?勘探发现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为米,东西宽米?(图七:6)7.34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翁墩”,位于夫子庙村村内,地表已夷为平地?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1.23″,东经°38′03.56″,海拔高约16米?勘探得知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方向约为北偏西5度,边长约米?(图七:7)8.35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夫子庙村西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1.51″,东经°37′57.37″,海拔高约17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23米,高出周围地表约0.5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60米?(图七:8)9.36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夫子庙村内?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4.31″,东经°37′46.46″,海拔高约16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8米,南北宽约18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70米?(图七:9)(一)大青墩区域为37号墓墩至55号墓墩所在区域?1.37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朱庄村东?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5.17″,东经°37′55.35″,海拔高约16米?地表已夷为平地,由稻田?道路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65米,东西宽约60米?(图八:1)2.38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朱庄村东?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5.80″,东经°37′51.48″,海拔高约16米?地表已夷为平地,为道路?民宅等所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72米,东西宽约66米?(图八:2)3.39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朱庄村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8.16″,东经°37′48.97″,海拔高约16米?地表已被夷为平地,为农田覆盖?勘探发现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82米,东西宽约60米?(图八:3)4.40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朱庄村东?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7.33″,东经°37′53.74″,海拔高约17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45米,高出地表约0.8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70米?(图八:4)5.41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夫子庙村以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7.92″,东经°37′56.63″,海拔高约16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83米,东西宽约59米,高出周围地表约1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图八:5)6.42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夫子庙村北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8.52″,东经°38′01.22″,海拔高约15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50米,高出地表约0.8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70米?(图八:6)7.43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朱庄村东?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48.12″,东经°37′51.27″,海拔高约16米?地表已夷为平地,被农田?道路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67米,东西宽约46米?(图八:7)8.44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夫子庙村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54.96″,东经°37′54.02″,海拔高约16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32米,东西宽约21米,高出周围地表约0.7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55米?(图八:8)9.45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朱庄村东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59.22″,东经°37′52.89″,海拔高约16米?地表已夷为平地,现为农田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46米?(图八:9)10.46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夫子庙村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01.33″,东经°37′56.29″,海拔高约16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47米,高出周围地表约1.5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八:10)11.47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蔡庄路以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07.55″,东经°37′54.67″,海拔高约15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约16米,高出周围地表约0.5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八:11)12.48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蔡庄村南部,陈顾庄西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0′59.90″,东经°38′09.03″,海拔高约15米?该墓墩封土已被夷平,现为农田占压?勘探得知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82米,东西宽60米?(图八:12)13.49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蔡庄村南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09.63″,东经°38′05.15″,海拔高约15米?地表已夷为平地,现为农田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45米?(图八:13)14.50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槐树村西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11.00″,东经°38′07.27″,海拔高约15米?地表已夷为平地,现为农田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43米?(图八:14)15.51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蔡庄村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12.01″,东经°38′13.62″,海拔高约14米?地表尚存封土遗迹,东西长约27米,南北宽约15米,高约1米余?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图八:15)16.52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槐树村西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09.23″,东经°37′49.60″,海拔高约14米?地表有残存封土墩,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50米,高出地面约1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米?(图八:16)17.53号墩俗称“大青墩”?位于槐树村西?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16.15″,东经°37′44.17″,海拔高约16米?地表残存封土墩南北长约98米,东西宽约86米,残高约4米?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八:17)年12月至年1月,南京博物院对大青墩(53号墓墩)进行过考古发掘?为竖穴土坑木椁墓,木椁由主椁室?东西外藏椁?南外藏椁和“天井”四个部分组成?陪葬坑位于墓道两侧靠近墓坑处,平面略呈方形?墓内出土有木器?漆器?铜器?金器?银器?玉石器?陶器?骨角牙器等多件,其中南外藏椁椁板上烙有“泗水王冢”四字,为此考古界认为该墓为西汉某代泗水王陵[6]?发掘后已将局部封土修复成覆斗状?18.54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槐树村西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14.39″,东经°37′52.62″,海拔高约15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5米,东西长约40米,高出地表约1.2米?勘探得知该墓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八:18)19.55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槐树村西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16.04″,东经°37′56.71″,海拔高约14米?该墓地表尚存封土残迹,东西残长约63米,南北残长约73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八:19)(一)槐树村区域为56号墓墩至59号墓墩分布区?1.56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于墩”?位于槐树村西?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24.32″,东经°37′33.64″,海拔高约15米?该墓早年被盗扰,年3月南京博物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该墓为土坑木椁墓,棺室面积约82平方米,墓道长约10米,宽6米?后在地表修复有覆斗状封土?现残存封土墩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50米,残高约3.5米?经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九:1)2.57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槐树村西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23.26″,东经°37′55.55″,海拔高约15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2米,东西宽约30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为米?(图九:2)3.58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槐树村西?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24.15″,东经°38′05.42″,海拔高约17米?该墓墩封土已被夷平,地表为农田占压?勘探发现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为90米?(图九:3)4.59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姚墩”?位于槐树村西北方?原封土遗迹在地表微隆起?地表可采集到汉砖残件?中心坐标是北纬33°51′40.76″,东经°37′55.26″,海拔高约11米?勘探得知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残长约40米,周边多被现代开挖的鱼塘所破坏?(图九:4)(一)橡树村区域为60号墓墩至68号墓墩分布区?1.60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老松林墩”?位于橡树村东?中心坐标是北纬33°52′01.50″,东经°37′38.96″,海拔高约13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40米,高出地面约2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图一〇:1)2.61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橡树村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2′10.99″,东经°37′40.04″,海拔高约14米?地表为现代道路?民宅及水渠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墩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95米,东西宽约75米?(图一〇:2)3.62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农二路北墩”?位于橡树村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2′15.06″,东经°37′36.14″,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南北长50米,东西宽48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一〇:3)4.63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槐树村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2′15.61″,东经°37′45.18″,海拔高约12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60米,残高约1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图一〇:4)5.64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蜡烛墩”?位于孙庄村西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52′15.00″,东经°37′54.25″,海拔高约14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70米,高出地表约3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为米?(图一〇:5)6.65号墓墩封土遗迹位于孙庄村西北方?中心坐标是北纬33°52′18.43″,东经°37′54.99″,海拔高约12米?地表几成平地,为农田所占压?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70米?(图一〇:6)7.66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三瓣墩”?位于孙庄村西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2′19.02″,东经°37′59.15″,海拔高约12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75米,高出地表约4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正方形,为正方向,边长约为米?(图一〇:7)8.67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黄泥墩”?位于孙庄西北部?中心坐标是北纬33°52′21.71″,东经°37′44.44″,海拔高约11米?地表残存封土墩遗迹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约65米,高出地表约1.5米?勘探得知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图一〇:8)9.68号墓墩封土遗迹俗称“九北斗小墩”?位于孙庄西北?中心坐标是北纬33°52′28.79″,东经°37′42.88″,海拔高约10米?地表残存封土遗迹东西长约28米,南北宽约26米,高出地表约3米?勘探发现该墓墩整个封土遗迹底部平面呈长方形,为正方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图一〇:9)

三有关问题讨论

1.本次考古勘探成果的意义本次考古勘探首次全面摸清了西汉泗水王陵各陵区范围内地下埋藏的墓墩总数及墓墩分布情况,特别是基本摸清了墓墩的封土遗迹的形状及目前保存状态,为深刻认识西汉泗水王陵的陵墓制度及未来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根据勘探结果,三庄汉墓群即西汉泗水王陵区共有70座墓墩,所有墓葬原先地表上都应有方形或长方形覆斗式封土?考古资料表明,在封土遗迹平面形状上,有34座墓葬为正方形,36座墓葬为长方形(其中有34座为南北长?东西短;仅3号墓和23号墓为东西长?南北短)?其中封土底部占地面积最大的是53号墓,面积达到4.41万平方米,面积最小的是59号墓,约为0平方米?泗水王陵区墓葬采用的方形或长方形覆斗式封土之制与西汉时代的帝王陵葬制完全吻合,由此解决了此前学者们提出的相关疑问和期待[7]?泗水王陵整个陵区大体保存完整,它与陵区以南约米处保存的西汉泗水王国都邑遗址——凌城遗址,构成了西汉泗水王国从王都到王陵的较为完备的大遗址结构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泗水王陵陵区内的墓葬分群现象探讨根据本次考古勘探发现,参考历史上的调查记录及泗阳县文物部门三普资料,我们把整个三庄汉墓区分为8个区?勘探成果通过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后,我们对勘探资料再次进行整理,结果发现泗水王陵陵区内的70座墓墩在空间布局上可以明显分成6个组群(图一一),我们分别称之为西汉泗水王陵高庄墓群?王老庄墓群?小赵庄墓群?夫子庙墓群?大青山墓群?橡树村墓群,墓群与墓群之间距离最大的间隔米,最小的间隔米?这六个墓群中都各有一座封土平面基本为正方形(仅1座为长方形)且面积最大的墓葬?(表一)其中高庄墓群为4号墓,封土底边×米,占地面积为平方米;王老庄墓群为9号墓墩,封土底边×米,占地面积为16平方米;小赵庄墓群为18号墓墩,封土底边×米,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夫子庙墓群为31号墓,封土规模同于18号墓墩;大青墩墓群为53号墓墩,封土底边为×米,占地面积为44平方米;橡树村墓群为66号墓墩,封土底边为×米,占地面积是平方米?这六个墓群及其中各有一座大墓的现象与西汉泗水王国为“五代六王”的历史记载正相吻合[8],而南京博物院等—年发掘的大青墩汉墓已经被证明是某位泗水王陵,也可反证我们所列“大青墩墓群”及其中规模最大者是为泗水王陵的推论[9]?根据本次考古勘探资料划分的6个墓群,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讨论大青墩汉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的问题?大青墩汉墓发掘成果公布后,专家们一直认为这是西汉某代泗水王陵,至于墓主人具体是哪位泗水王,则有第四代勤王刘综或第五代戾王刘骏两说[10]?而本次考古勘探资料表明,大青墩墓群属于泗水王陵区的第五组墓群,为此,我们倾向于大青墩汉墓的墓主人应是第五代泗水戾王刘骏[11]?此外,年发掘的三庄汉墓群中的陈墩汉墓为本次勘探编号中的第30号墓墩,位于第四组墓群即夫子庙墓群内,其时代依当时发掘者所分析,属于西汉中后期即西汉昭?宣时期的墓葬,这一时代结论与第四代泗水勤王刘综在位的年代正相吻合[12]?还要指出的是,泗水王陵的六个墓群都分布在一南北走向的高台地上,它们呈由南向北有序排列的布局,即位置越南,年代越早,或者说越靠近王都的王陵其墓群年代越早?此前已有学者指出,这一空间排序与西汉帝陵与长安城的关系非常一致[13]?不过,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泗水王陵墓群越向南年代越晚[14]?依据本次考古勘探材料的分组及参照此前大青墩?陈墩考古发掘及其研究成果,可以证明,泗水王陵的空间排序应是由南向北依次安排,即越向北其年代越晚?到目前为止,西汉时期诸侯王国的陵墓区能有如此集中发现并连片分布的实例并不多见,过去已经发现的河南永城西汉梁国王陵区及江苏徐州西汉楚国王陵区虽也较为系统[15],但其陵墓多“依山为陵”,且每陵之间距离较远,与西汉泗水王陵集中连片布局的“家族式陵墓制度”并不相同,因此,江苏宿迁泗阳三庄汉墓群体现的泗水王陵墓葬制度仍然有其独到的学术价值?附记:本次考古勘探工作得到江苏省文物局、宿迁市文物局、泗阳县广播电视文化局及三庄乡文化站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深表谢意!此外,本次考古勘探成果验收论证会由江苏省文物局组织,出席论证会的有李银德、李则斌、束家平三位对汉代考古素有研究的专家,在此对他们的指导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注释:[1]尹焕章,赵青芳.淮阴地区考古调查[J].考古,(1);尹焕章,张正祥.洪泽湖周围的考古调查[J].考古,(5).《汉书》卷三十八《地理志》载:“泗水国,故东海郡,武帝元鼎四年析置泗水国,都凌,有县三。”[2]江苏泗阳三庄联合考古队.江苏泗阳陈墩汉墓[J].文物,7(7).[3]江苏省大青墩汉墓联合考古队.泗阳大青墩泗水王陵[J].东南文化,(4);徐湖平,庄天明,吴为山等.泗水王陵出土西汉木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4]关于三庄汉墓群或西汉泗水王陵区的墓葬数量最初来自尹焕章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的调查,其数量有不同的说法。参见江苏省大青墩汉墓联合考古队.泗阳大青墩泗水王陵[J].东南文化,(4).《泗阳大青墩汉墓论证会纪要》中陈振裕、孙机、焦南峰、卢兆荫等先生的发言记录。[5]江苏泗阳三庄联合考古队.江苏泗阳陈墩汉墓[J].文物,7(7).[6]江苏省大青墩汉墓联合考古队.泗阳大青墩泗水王陵[J].东南文化,(4).[7]如考古学家陈振裕先生在三庄汉墓群大青墩汉墓发掘论证会上专门提出疑问:“大青墩汉墓及泗水王陵的封土是圆形还是方形?西汉王陵的封土通常是覆斗形,如果我们确定是覆斗形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次考古勘探结果正可以回答陈振裕先生当时的提问,并证明泗水王陵的封土确实是覆斗形的。泗阳大青墩汉墓论证会纪要[J].东南文化,(4).[8]依据《汉书》卷十四《诸侯王年表第二》及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载,西汉泗水王国历五代六王。第一代王为思王刘商,立十二年薨;第二代泗水王为哀王刘安世,一年薨,无后;第三代泗水王为刘安世弟,即戴王刘贺,立二十二年薨;第四代泗水王为勤王刘综(一说刘煖),立三十九年薨;第五代泗水王为戾王刘骏,立三十一年薨;第六代泗水王为刘靖,王莽时绝。五代六王共传年。据严怀勤先生考证,《史记》卷十七、卷五十九和《汉书》卷十四、卷五十三所载泗水王初封年代一有汉武帝元鼎三年、四年之说,但准确年代应为元鼎四年(公元前年)。严怀勤.揭开泗阳三庄大青墩汉墓的墓主人面纱——关于《史记》《汉书》中的泗水国史料问题的研究.剧影月报,(6).[9]江苏省大青墩汉墓联合考古队.泗阳大青墩泗水王陵[J].东南文化.(4).[10]对大青墩汉墓的墓主人究竟是第四代泗水王刘综(一称刘煖)或第五代泗水王刘骏的讨论一直存在争议。高崇文先生认为是这两位泗水王中的某一位;陈振裕先生认为是第五代泗水王刘骏;黄展岳先生也倾向于是第五代泗水王。泗阳大青墩汉墓论证会纪要[J].东南文化.(4).但严怀勤先生认为大青山汉墓的墓主人应是第四代泗水王刘综(煖、绥)。严怀勤.揭开泗阳三庄大青墩汉墓的墓主人面纱——关于《史记》《汉书》中的泗水国史料问题的研究[J].剧影月报,(6).[11]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此前研究三庄汉墓即泗水王国陵墓的学者也对其做了分组,但此前只认为可分5组,且未见到每组的具体墓葬编号成果公布,故本文不便予以讨论。江苏省大青墩汉墓联合考古队.泗阳大青墩泗水王陵[J].东南文化.(4).考古学家黄展岳、陈振裕等先生也认为大青山汉墓的主人是第五代泗水王刘骏。[12]西汉泗水王国第四代国王刘综立于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在位三十九年,历昭帝(前87年—前74年在位)、宣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三帝,于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去世。其主要活动时期在昭、宣二帝时期,陈墩汉墓位于本文所划分的第四墓群即夫子庙墓群内,发掘研究者左骏、陆建芳等断其年代与泗水国第四代王刘综在位的活动时期正相吻合。见江苏泗阳三庄联合考古队.江苏泗阳陈墩汉墓[J].文物,7(7).[13]参见焦南峰先生的发言。泗阳大青墩汉墓论证会纪要[J].东南文化,(4).[14]严怀勤.揭开泗阳三庄大青墩汉墓的墓主人面纱——关于《史记》《汉书》中的泗水国史料问题的研究[J].剧影月报,(6).[15]阎道衡.从芒砀山梁国王陵墓地论西汉王陵制度[M]//河南文物考古论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郑清森.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墓葬相关问题初探[J].考古与文物,1(3);永城西汉梁国王陵考古资料参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省商丘市文管会等.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徐州楚王陵墓资料见徐州博物馆.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J].文物,(11);南京博物院等.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J].考古学报,(1).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J].考古,(8);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孟强,钱国光.西汉早期楚王墓排序及其墓主问题的初步研究[M]//西汉文化研究(第二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周保平.徐州西汉楚王墓序列及墓主浅说[M]//西汉文化研究(第二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J].考古学报,(1).(本文发表于《中原文物》年第2期)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