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寒冬时节,虽然室外冷风刺骨,但是在城厢街道的温室大棚里,莴苣、小青菜迎来了丰收,菜农们忙着采收、搬运、装车。
12月13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城厢街道五堆社区蔬菜种植基地看到,不少莴苣种植户正拖着一车车刚收割的莴苣进行贩卖。而在莴苣大棚内,菜农们正忙着采收,一边择掉莴苣老叶,一边依次有序将莴苣捆扎好,整齐堆放在一旁。收割、打捆、搬运、装车,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种植户张美云:我家种五亩多地莴苣,每天一早就起来弄到九、十点钟,收割一千多斤,现在行情比之前高好点。现在七毛钱一斤,之前才四五毛钱一斤,到年底估计能一块钱一斤,五亩多地到年底能赚三万多块钱。
张美云说,莴苣生长周期短,管理便捷,生产成本较低,每年可种植三茬作物,而且她家的莴苣品种口感好,销量也不愁。
种植户张美云:种的都是火凤凰,菜好吃,又甜脆嫩,很受菜商欢迎,到我们这专门找这种菜。这种菜抗病耐寒少打药,所以说我们这个是无公害菜。
据了解,目前城厢街道五堆社区共种植莴苣余亩,种有火凤凰和锄头两个品种,每天可收获3吨左右的莴苣。采摘后的新鲜莴苣由菜商在地头直接打包拉走,主要销往周边淮安、宿迁、扬州等地。
菜商王正刚:每天一大早特地从淮安那边过来,每天能收斤到斤左右,质量方面也还可以,价格在这边收六七毛钱一斤,到家里卖能卖七八毛钱,多的时候一块,销量还可以,正常每天一车。
除了莴苣喜获丰收外,在城厢街道一处青菜种植基地,一棚棚小青菜长势喜人,村民娴熟地割菜、摘菜,然后把一筐筐摆放整齐的小青菜过秤、装车。
小青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张露金:目前我们这边种两个品种,一个是上海青,还有一个选择的一个杂交品种,在上海那边叫鸡毛菜,在我们这边叫小棵菜,就这两个品种,最大优势就是口感非常好,它含有纤维很少,吃到嘴里面比较嫩。
张露金说,他今年共种植了小青菜余亩,青菜一年四季都有,生长周期在25天到45天。由于他家的青菜口感好,销路从来不愁。
小青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张露金:销量的话还可以,每天的话大概在斤左右,最近属于旺季,每天应该超出斤,夏天的话可能要淡季一点,产量应该在斤左右。
收获上来的青菜都是销往本地的各大超市、农贸市场以及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受今年恶劣天气影响,今年青菜价格也比往年同期上涨。
小青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张露金:现在是属于正适合它的生长,所以产量偏高一点,然后价格也还可以,比往年都贵二三毛钱一斤,现在是市场价是八毛钱一斤,往年这个时候只有五六毛钱一斤,甚至三四毛钱一斤都有。
小青菜不仅使张露金致了富,也带动了周边2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今年68岁的村民罗萃香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干活已经有三年多了,工作不累,还能赚钱补贴家用。
村民罗萃香:每天来这里摘菜,一天干九个小时,60块钱一天,按月就到,工作都还是很好。
张露金说,由于今年蔬菜行情非常好,接下来,他计划再流转余亩土地用于蔬菜种植,种植的蔬菜品种也会增多,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泗阳县城厢街道大力发展特色蔬菜、无公害有机蔬菜和高档蔬菜的规模生产,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还帮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助力推动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