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宿迁改革创新力量泗阳篇从1到N的升

编者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一座改革创新之城,宿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改革创新精神已成为宿迁人民的鲜明特质。筚路蓝缕几十载,勇立潮头向沧海。为展现一代代宿迁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拼搏,讲述这座城市的创新发展故事,即日起,宿迁晚报将推出《解码宿迁改革创新力量》系列报道。走进档案馆,选取年以来档案资料,找寻宿迁改革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关键词、关键人物,进行深入采访,解码宿迁的创新改革力量。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泗阳的飞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

一幅绿意融融的生态画卷,一曲和谐美好的生态之歌,古邑桃源从历史深处走来,谱写着平原林海的动人风情。改革出动力,发展促活力。近年来,泗阳致力于打造“平畴沃野、桃果飘香、林海绿都、河清湖秀”苏北样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泗阳一根丝、一棵树和一瓶酒的产业发展也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一步步创新升级走向辉煌。

一朵棉花到一根闻名全国的丝

在泗阳县城南,在悠悠大运河畔的黄河故道上,有一个绿树林立、楼房林立、田间沟壑成网、人民生活富庶的地方,这就是国家级种子摇篮、江苏省农作物育繁中心———泗阳棉花原种场。

年元月建场的泗阳棉花原种场,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个春秋。今年66岁的陈立昶是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他年到原种场工作,是泗阳棉花原种场几十年发展和变化的见证人。

陈立昶说,建场之初,上级下达泗阳棉花原种场的主要任务是繁殖美国棉花品种“岱字15号”。中国人繁殖外国种子,这让老一代技术人员尴尬的心情难以平静,强烈的事业心和满腔的爱国情,促使他们无畏地去攀登自主育种高峰。年,泗阳棉花原种场传出振奋人心的喜讯:该场培育的“泗棉1号”以其高产、优质,深受群众欢迎,先后四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产量均居首位。

60多年来,泗阳棉花原种场自主培育的优良品种,为国家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创造效益近百亿元,让一朵棉花在全国绽放。

根据泗阳县志记录,植桑养蚕,从清朝时期就是泗阳农村一项传统性家庭副业,民国18年(年)泗阳被列为苏北重点产茧县之一,年建立泗阳蚕桑场,蚕桑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有了棉花和桑蚕的丰收,也让泗阳的纺织产业蓬勃发展。如今纺织产业是泗阳工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而说起纺织产业的发展,就不得不提起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成告诉记者,苏丝的前身是上海中孚绢纺厂,始建于年。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的规划需要,为支援内地工业建设,上海中孚绢纺厂迁至泗阳,更名为泗阳绢纺厂。

年初至年底,泗阳绢纺厂历时5年进行老厂改造,企业生产规模翻了近一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年,泗阳绢纺厂已发展成为年工业产值.52万元、利润33.12万元的国有地方支柱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泗阳绢纺厂这株“红梅”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企业通过全面整顿,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生产力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年,苏丝实行公司制改造,成立“江苏泗绢集团有限公司”,兼并县织布厂、帘子布厂、毛毯厂,重组棉纺织厂、华阳制药。年,泗绢集团实施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并投资2亿元,建设了占地亩,集丝绸生产基地、研发设计中心、营销中心、物流中心、行政中心、后勤生活配套设施等功能区为一体的苏丝产业园。

在苏丝展览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个个国家级奖牌,不仅见证了苏丝的成长历程,也折射出了泗阳纺织产业由小到大的变化,以及全县工业经济由量的集聚到质的飞跃发展。

一棵树苗到一个百亿级产业

每一株参天大树都是从幼苗成长起来的,泗阳这棵树苗指的就是杨树。泗阳县是我国意杨的最早引进栽植地,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该县现有杨树成片林6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拥有各类成片林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居中国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之首。

意杨产业的成功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到过中国杨树博物馆的人,一定记得博物馆北面矗立着一座花岗岩3人群雕,其中之一就是被泗阳人誉为“树王”的林业专家王昌全。采访中,记者也见到了现年85岁的王昌全,他几乎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杨树。抚摸着杨树博物馆中那棵历经40多年风雨的杨树王,王昌全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他接到杨树苗并栽到泗阳这片土地上的幕幕场景。

年,世界林业会议在阿根廷召开,中国代表团路过意大利时带回了61根三个品种的杨树枝条。经原国家林业部安排,这批种条分别在北京、武汉、南京等地进行试验繁殖。后来,在王昌全等人的努力下,南京林学院和泗阳正式签署协议,由南京林学院提供苗木和试验方案,泗阳提供场地和管理人员进行区域试验,进行规模栽植。

由此,泗阳成为国内最早引种推广南方型速生杨树的基地县、重点县之一。

近年来,泗阳县积极发展“林——菜”“林——菌”“林——禽”“林——畜”“林——药”等林间种养模式,提高复种指数,亩均年增收多元。从“生态树”到“摇钱树”,杨树早已成为农民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泗阳涌现出金牌橱柜、顺洋木业、东佳木业等以杨树加工为主的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多家,年生产加工超过万立方米,全县从事木材加工及相关产业的达8万多人“。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为核心动力,向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泗阳县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力争到年实现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出超亿元,培植一批“总部型、品牌型、高新型”龙头企业。

一滴美人泉到一个蓝色梦想

翻开泗阳县志,记录洋河大曲的章节较多。泗阳酿酒业,历史悠久,洋河大曲据传唐代已享盛名,明代更是闻名遐迩,可以考证的历史有余年。洋河酒厂建于民国38年7月,系全民所有制企业,坐落在洋河镇中大街号。建国后,经过三次更名,年,改称江苏洋河酒厂。

到过洋河酒厂的人都听说过“美人泉”的故事,大家都会被梅香的善心所感动。如今这滴泉水产生的“蝴蝶效应”更是让洋河大曲名扬世界。

洋河酒厂厂区里有间小型“博物馆”,大门正对的地方,横放着一张旧办公桌,60多岁的李师傅常常端坐在桌前,他看管这间“博物馆”已经接近30年,见证了从手写证书到电子打印证书的变化。就在这间“博物馆”里,前不久刚添了两张“新面孔”——“洋河·世界烈酒名牌”与“双沟·世界烈酒名牌”,这是“年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新颁发的奖牌,夹杂在奖项堆中,那种岁月辗转的质感一下子浮上来。

在中国人品牌意识还未萌芽的年,洋河便远渡重洋,赶赴不熟悉的美国旧金山,参加了“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作为国际博览会的初次参展者,洋河第一次国际舞台上公开露面,一切不确定性困扰着参赛人员。然而,当沉甸甸的“巴拿马金奖”握在手里,博览会前夕的一切担忧和忐忑全部烟消云散。洋河凭借“洋河大曲”这枚几百年屹立不倒的老字号品牌,在品牌多如过江之鲫的博览会上勇摘桂冠,成功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白酒品牌的实力。

细数洋河酒厂快速的发展历程,要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说起。洋河酒厂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增加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在大连召开。这届评酒会首开“密码品评”先河,“洋河大曲”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获得了评酒委员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成功跻身全国八大名酒之列。

谁也没有想到,本来可以靠“八大名酒”继续辉煌的洋河,却在3年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这一年洋河首创“绵柔”,推出后来风靡全国的“蓝色经典系列”,为白酒品牌创新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在洋河历史上,甚至从来没有过跨度这样大的形象颠覆。

4年,洋河镇经国务院批准由泗阳县调整至宿迁市宿城区。从9年开始,宿迁市就提出“整合苏酒资源,支持企业上市、打造宿迁酒都”的战略部署。宿迁人对酒都梦想的追寻从未停歇,对酒都的认同与感受也愈发深刻。年8月,宿迁人的酒都梦想照进现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正式授予宿迁“中国白酒之都”称号。

改革创新天地宽,砥砺奋进正当时。年,洋河新区成立,宿迁的白酒产业发展之路继续大步向前,这个蓝色梦想已经成为宿迁人共同的骄傲。(记者顾园园王国康通讯员王勇施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35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