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从其名字就可以看出,此地居民一宿一迁。实在是因为过去洪水太过严重了。这黄河说改道就改道,这淮河说泛滥就泛滥。然而一夜之间,宿迁不仅不迁了,还坐下来安心当江苏省的十三弟了。多少还是很意外的。1.宿迁,一夜之间,淮宿分治却难副其名年为什么要进行淮宿分治?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答案是:还不是因为淮安太穷!当年何止是淮宿分治,灌南也被丢给了连云港,或者说送给了连云港;更早还有个灌云。彼时的淮安还叫淮阴,辖有2区11县,面积之大,人口之多均为江苏之最,无奈家中太穷。学界说,淮宿分治是因为“小马拉不动大车”,民间的说法就是养不活的都送出去。估计宿迁也没有想到馅饼一下子就砸到了自己头上,一夜之间,从一个县变成了一个市。虽然是排名倒数第一的地级市,但也是地级市。问题就是,淮宿分治,从一个“小马拉大车”变成了两个“小马拉大车”。小城区大农村,就是整个苏北的面貌,就像大集镇小企业是苏南的标配那样。实际上,宿迁也好,淮安也好,并不能被称为“小马拉大车”。在浙江等地,“小马拉大车”现象更加普遍,大多市区经济实力一般,下辖县市的经济发展强劲。对比之下,宿迁和淮安,只能说是“小马拉散车,一起晒太阳”。至少,这次分治以后,苏北并没有出现脱胎换骨、凤凰涅磐的良好局面,依旧是不温不火地躲在苏南的光环之下。有并就有撤。也有人说宿迁作为地级市其实并没有太大存在的必要。就拿宿迁自身来说,虽然在年就吃下宿豫壮了壮胆,但也就那样了。说实在的,在城市扩容方面,宿迁并没有落后人家多少。但不要说牛气冲天的沭阳,就是泗水泗阳也不服管。想管是想管,但整个宿迁里,市区的经济总量仅占1/3多,沭阳占去了1/3,剩下泗水泗阳又占了近1/3。不要说沭阳不服了,就是更远的东台也不服,觉得自己更有资格成为地级市。经济上带不动,文化上宿迁也不是铁板一块,沭阳、泗阳、泗洪和宿迁(市区)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亚文化。沭阳是典型的江淮文化加海岱文化,宿迁自身属于中原文化(霸王老家),泗阳和淮安人没有任何区别,泗洪原本就是安徽过来的。说好听点,这叫文化融合;说不好听点,叫文化差异导致互看不爽。千万不要小看地区亚文化,如杭州(吴文化为主)和萧山区(越文化为主),放到古代都能打起来,一体化发展到底是同样以吴文化为主的余杭区。光靠宿迁一个县的文化,难以撑起整个宿迁市域,看看有多少人怀念“三沟一河”年代就知道了。比起经济,文化认同同样是推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更何况在历史上,“宿迁”一词在江苏人眼里,是比“苏北”一词更带有地域歧视色彩。没办法,当年确实穷。要是比比家里的名人,可以从西楚霸王说到东关村的强哥,但谁家又没几个名人?隔壁家里还有孙悟空和二郎神,也没见折腾出啥的。其实宿迁的条件也挺好的,尤其是苏北水患治理之后,尤其是洪泽湖带给宿迁的不仅仅是一个泗洪。今天的宿迁水土肥沃,水道纵横,种啥长啥。但是,不管条件如何,宿迁的位置决定了,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节点城市。过去苏北享受不到的铁路干道资源,宿迁同样一个享受不到。相比徐州有陆港、连云港有海港、淮安打造苏北中心城市、盐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宿迁还真是要啥没啥,只能做一个普通的节点城市。虽然现在高铁也有了,机场也有了,互联网经济也玩得挺溜,但节点城市和中心城市还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都希望宿迁未来可以发展得更好,但从当年“淮宿分治”的实际成效来看,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么,与民间传言很广的什么沭阳设区、泗洪设区、泗阳设区相比,宿迁本身也很有可能被拆分掉。减少行政层级,精简机构,做大周边中心城市,也是一个选择。就像巢湖那样,冷不丁就被吃掉了。2.沭阳,花木之乡,地多人多,瓶颈难突在家里,沭阳一说话,宿迁不能不听。无他,经济上三分宿迁有其一,地理上四分宿迁有其一,人口上三分宿迁有其一,而且还是江苏省内三者有其一的“省直管县”的县。是苏北以北的区县中,第一个即将迈入千亿大关的县。虽说沭阳也在争取成为县级市,当然有机会成为地级市那更好了,虽然地级市几乎为可能。但即使成了县级市,和现在“省直管县”相比,获益不见的会大多少。于是有人也想,要么去淮安或者连云港,总比待在宿迁好。如今行政区划的调整很常见,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常有。其实与其动脑筋去建市建区,不如多花点精力去发展产业。当年沭阳之所以能够从苏北以北地区脱颖而出,拥有一条难得的铁路是一个优势,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花木产业是一个优势,抓住互联网经济风口也是一个优势。但对今天沭阳来说,除了要解决好县域面积过大、县内发展不平衡问题之外,更加重要的就是怎么突破产业发展瓶颈。3.泗阳,位于宿迁和淮安之间,往东还是往西?泗阳的位置又尴尬又优越。尴尬就在于离宿迁太远,离淮安太近。宿迁自己没吃饱,无暇顾及泗阳的发展。老家的淮安也没能力或者说没权力去帮助泗阳。谁都管不着,谁都帮不了,只能先靠自己挺着。但泗阳的位置又很优越。城区刚好在县域的中心位置,哪个角落都辐射的到。从泗阳县城到宿迁市区和淮安市区,不近不远刚刚好。未来苏北一体化发展,泗阳就是一个关键节点。宿迁靠淮安,首先推出的就是泗阳。现在的问题就是,天时还未到来,现在应该靠东点还是靠西点。4.泗洪,或许可以往安徽老家看看了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虽然泗水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不管怎么说,在江苏总比在安徽好。江苏人面对安徽人时,那种油然而生的优越感还是存在的。但对于泗洪这个老安徽新江苏人来说,或许眼光要放得更长远一些。如今,泗洪的南面是湖区,自然生态优美,不便于大范围开发。现在城市的重点建设也在西北面靠着宿迁城区的方向。但是,未来多条高铁线路从泗洪通过,泗洪又一次有机会成为区域交通枢纽。能不能抓住,就看自己了。那边,安徽的老兄弟们真渴望地看着自己呢。沭阳泗洪和泗水,宿迁过去带不太动,今后又该如何选择?像宿豫区那样“撤县设区”,估计难度太大,自身难以消化,在省内也要排队等待。当务之急,是要找出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同发展。哪怕真的到了分家那天,也是自家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