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7日是第三十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近年来,泗阳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过程中,面对残疾人家庭增收致富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加快建设集就业、照料、康复于一体的“残疾人之家”,让残疾人家庭走出了“因为一人、拖累一家、致贫一户”的窘境,帮助残疾人家庭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日前,记者来到来安街道桂庄社区的残疾人之家看到,20多名残疾人正坐在工作台前仔细地给帽子剪线头。今年53岁的咸其星患有小儿麻痹症,肢体活动不便,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自从来到残疾人之家接受日间照料服务,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获取收入后,咸其星的生活有了阳光。
来安街道桂庄社区居民咸其星:家里活也不管干,重的活都不管干,在这里和自家一样,习惯又开心。
像咸其星一样,入托桂庄社区“残疾人之家”的一共有25名智力、精神、肢体残疾人。“残疾人之家”增加了残疾家庭的收入,常态化的照料也大大解放了残疾人家庭的负担。
24岁的杨金国和包玉琴是一对母子,儿子杨金国因患有脑梗塞,导致肢体行动不便。母亲包玉琴精神有些异常,为了照顾母子俩,包玉琴的丈夫一度无法外出工作,直到家门口有了残疾人之家,母子俩每天都来这里同社区的残疾朋友一起做做手工,不仅解决了母子俩白天无人照看的问题,而且包玉琴的丈夫也可以安心出去工作。
来安街道桂庄社区居民包玉琴:老伴上班不用担心我在这里做活,安安心心的,还有这里做的饭也好吃。
为了给像咸其星、包玉琴母子一样的残疾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来安街道残疾人之家引进手工制作辅助性就业项目,与企业签订了委托加工协议,吸纳残疾人群体参与进来,在这里,残疾人除了可以从事简单的手工活之外,空闲之余还可以做做康复训练和健身疗养。
来安街道桂庄社区“残疾人之家”负责人石丽凤:提供了辅助性就业康复娱乐等,中午提供一个午餐,让他们在这里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增加家庭收入,让家里人去安安心心上班。
在城厢街道建华社区的华建残疾人之家,同样也吸纳了20多名残疾人进来,58岁的司守军是城厢街道龙门村人,由于肢体患有残疾,曾换过无数次工作,听说离家三里远的建华社区有了残疾人之家,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
城厢街道龙门村村民司守军:年12月份就来残疾人之家的,现在在这里划包装条,什么都干,有时候帮送送货运输,每个月收入情况都在一千二三百元。
据了解,大家手里忙着做的正是酒盒饰品包装活儿,这些手工活科技含量低、安全系数高,非常适合残疾朋友操作。此外,残疾人之家内康复活动室的康复器材也是一应俱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身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训练。同时残疾人之家还统一提供午餐,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城厢街道建华社区华建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史修鹏:我们主要生产两种产品,一种是酒盒子生产,还有一种就是高档香烟的纸盒子生产,我们这边正常是23个残疾人,有低收入户低保户,另外还有重度残疾人,多的工资在一千六七,手慢的工资也在四五百块钱这样子。
像这样的残疾人之家,截止目前,泗阳县已建成40个,它们依托社区各类服务资源,以日间照料和辅助性就业为重点,把“残疾人之家”建成辅助性就业的主阵地、残疾人综合服务的主阵地、社会化助残扶残的主阵地。为了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光托养、就业还不够,就在前两天,泗阳还成立了首家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中心暨创业基地,力争为残疾人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提供辅助性就业项目,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和创业。
泗阳县残联党组副书记副理事长(主持工作)沈燕红:中心和基地的成立,给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了孵化平台,基地已为22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为9名残疾人提供了见习岗位,为26家残疾人之家提供了辅助性就业,将有力保障残疾人之家复工后多名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元,下一步,我们将建设更多的就业创业平台,让更多的爱心企业带动多名残疾人就业创业,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共谋脱贫奔小康。
从曾经的“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到如今的“托养一人、解困一家,就业一人,幸福一家”,泗阳县残疾人之家实现了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华丽转身。以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朋友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的真心关怀、爱心服务、善心呵护、暖心抚慰,让他们生活有依靠、精神有支柱、康复有保障、居行更方便,真正体会到“这里比家更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