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就知道“粒粒皆辛苦”的故事,长大后,慢慢地我们发现庄稼地里的故事,悄然发生了改变……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张华明,是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的一位“新农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他,正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自己的热血青春。
从都市追梦到回乡创业,从家电经营到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的六年多,在朋友与家人的支持下,“70未”的张华明在家乡先后建起了亩的牡丹园,辐射带动当地近百名当地村民就业。初见张华明时,他正与工人一起除草。眼下正是牡丹盛开期,在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省道东的中华牡丹园里朵朵牡丹向阳开,花型饱满,红的热烈、粉的娇嫩、白的清丽,美不胜收。
出村、进城,这一条人生轨迹,是张华明曾经的奋斗方向。离城、回村,这一条创业的弧线,是他谨慎考虑后的毅然转向。年,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张华明毅然回到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成立牡丹基地,种起了油用牡丹。
“油用牡丹浑身是宝,根、干、枝、叶、花、籽均可实现资源化利用。花可以做花蕊茶,籽可以榨牡丹籽精油,根是中药材丹皮,每亩经济效益能达到1万元左右。”张华明说。“起初一开始只是建药材基地,没想到后来乡村游越来越火爆,我们就顺势开始发展旅游,成立了牡丹观赏园。虽然有疫情,但牡丹园去年还是实现销售余万元。”
一条时间线,记录着张华明六年来的付出与成果--
年,一期亩油用牡丹基地落户王集镇。
年底,扩建二期亩油用牡丹。
年——年,做好牡丹园管理的同时,采集牡丹花朵根部用于中药材加工及提取精油。
年底,基地决定成立中华牡丹观赏园,期间带动农户创收约5万元。
年下半年,牡丹籽油加工厂项目全部竣工,依托亩油用牡丹基地、牡丹籽油深加工项目。
张华明说,万事开头难。由于牡丹9-10月栽植,第3年才结果。张华明不得不面对头3年生长期没收益的问题,面对困难,他没有气馁,经过多方求证,他决定与扬州大学合作,“油用牡丹与薄壳山核桃复合种植集成创新与示范”,深入挖掘牡丹的经济价值,为牡丹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科技力量,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富民强村的一池春水。一朵花"绽放"一个产业,每年可以达到2亿元经济收入,再加上新建成的牡丹籽油加工厂,牡丹花瓣、花蕊、丹皮投入生产以后,预计每年可达5亿元。
眼下,牡丹园以“基地+工厂”经营模式,为周边群众带来多个稳定岗位,月收入元以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为农户带来元/亩的租金收人,每年为村带来20万元集体收入,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户多方共赢。“除草,还有围栏维修,拔叉。有的要追肥,园里的做完了,我们要到外面还有一千亩地的药用牡丹。工人工资是在75元左右。”正在田间管理的工人李玉庭说。
“以后牡丹籽产量会逐年提高,从第6年开始,亩产量会在公斤以上,亩产值可在元。”谈起下步打算,张华明信心满满。说到未来的发展规划,张华明说,“现在鼓励三产融合,我们已经建好牡丹籽油加工厂项目,下一步将做好牡丹籽深加工厂的投产工作,为打造区域性品牌油企业而努力。”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张华明始终如一,勤奋刻苦,不畏创业艰辛。从一朵花到全产业链,张华明用自己的行动,让牡丹在家乡绚丽“绽放”,敲开别样的“花样”致富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