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宿迁市泗阳县穿城镇小史集新型农村社区,只见一排排红瓦红墙、富有特色的农房格外亮丽,房前屋后绿树环绕、景色优美,新风礼堂、休闲广场、篮球场、新能源充电桩等设施一应俱全,不远处的菊花大棚里,村民们忙着栽种菊花,俨然一派诗意田园的和谐景象。
宿城区埠子镇蚕桑人家新型农村社区一角
“老房子拆迁后,政府又补贴了一些,这个新房我只掏了4万多元差价。房子质量好不说,整体居住环境也大为改观,大伙儿对现在的生活都非常满意。”说起农房改善带来的生产生活变化,家住小史集新型农村社区的张玉梅难掩喜悦:“除了住得舒心,还能干活挣钱,我平时到离家不远的菊花大棚里务工,每月收入两千元,这还不包括每年六千多元的土地流转费呢!”
在宿迁,像张玉梅一样,受益于农房改善的农户已达17.6万户。近年来,宿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和统揽乡村振兴的龙头性工程、牵引性抓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让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向“优居”转变,全面向“康居”跃升,加快向“乐居”迈进,全市农房改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实践证明,宿迁农房改善给农民群众带来的不仅有崭新的家园、美丽的环境,还有便利的生活、增收的机遇。一系列积极变化和喜人景象,清晰勾勒出一幅农民安居乐业、乡村加速蝶变的新画卷。
具体来说,农房改善带来的变化体现在“优居”上,全市累计开工建设项目个,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2个、美丽宜居村庄个,从过去70%以上的老旧砖瓦房到如今“一廊五线”美丽乡村组团,乡村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蜕变。变化体现在“康居”上,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农房项目、围绕农房项目打造产业链,统筹谋划农房项目区产业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高于全市村居平均水平22.4万元,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变化体现在“乐居”上,通过农房改善拉动乡村投资近亿元,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一系列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下沉”,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村社区达到城市社区水平。
对于农房改善这一系统性民生工程,宿迁重点抓民生兜底线、抓质量严监管、抓配套强产业、抓治理优服务,努力让宿迁市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
抓民生兜底线,让农房改善更富温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先后开展多次调查摸底,全面细致摸清宿迁市农户住房状况、改善意愿,按照先申请后实施、先付款后搬迁、先安置后建设“三先三后”原则,推动各地域内补偿标准、搬迁协议、规范流程相对统一,做到不强求搬迁进度、不强制农民上楼。通过提高补偿标准、进城入镇奖补、提前搬迁奖和户型上控面积、面积上控差价、建设上控成本“三提三控”措施,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特别注重保障困难群体住有所居,按照定户头、定程序、定标准的“三定”要求,采取下浮安置价格、交钥匙“暖心房”、共有产权、贷款贴息等方式,对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全面实行兜底。目前,全市已改善“四类重点对象”住房条件2.3万户。
抓质量严监管,让农房项目更具品位。把好规划设计关口,严格设计机构资质把关,严格规划设计方案审核,严守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统规代建”竣工项目实现用地审批、规划审核、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1+5”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好专家巡查、第三方监管、村民监督等五方力量作用,保证规划设计理念、要素、细节落实到位,县(区)第三方监管、新型农村社区项目村民监督小组实现全覆盖。坚持示范项目引领,全面建立“申报审核、过程监管、动态调整”制度,33个项目入围省级示范创建项目、占全省30%,实现示范项目进度领跑、质量领先、形象领头。
抓配套强产业,让群众生活更有奔头。强化项目基础配套,在全面落实项目基础设施“五通八有”和基本公共服务“十到位”基础上,推动汽车充电桩、5G通信设施、管道燃气等进农房。提升周边集成配套,明确4大类39项集成项目清单,围绕农房项目集成配套“水电路气绿田网”,宿迁市共整合实施农村公路、农村供水、污水处理、土地综合治理等配套项目个。突出产业支撑配套,强化“农房+特色产业、农房+重大项目、农房+互联网、农房+农旅、农房+康养”等深度融合,每个农房项目至少有1个以上产业配套项目,每个有劳动力的改善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宿迁市已累计开工农业产业配套项目个、完成投资.9亿元,直接带动新增就业2万人。
抓治理优服务,让新型社区更为和谐。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理顺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关系,高标准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党建示范点60个。强化物业管理,各地积极开展农房项目维修资金交存试点,不断完善各类长效维修维护制度;强化社区规范化物业管理服务,探索实行专业化管理、“村自治+市场化”管理、乡镇统筹管理等“三种模式”,延伸物业管理+基层党建、物业管理+社会服务、物业管理+乡风引领“三项功能”,推进农房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培育文明乡风,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与新建农房项目一体谋划、同步建设,累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98个,创建“美丽家园”省级示范点6个、市级“五美庭院”示范村(社区)50个。
宿豫区来龙镇白鹿湖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优美
进入“十四五”,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从新型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中,明确支持宿迁利用八年左右时间全域完成农房改善任务。当前,我市已经启动实施新一轮深化农房改善三年行动,以提升农房改善项目质态为核心,以引领农民生产生活升级为重点,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为关键,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样板区,城乡融合进程明显加快、乡村面貌明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为与全省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宿迁市深化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年)》,到年,宿迁市新增改善农户7万户以上,新建农房改善项目62个、农业产业配套项目个,建成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宿豫区全域、沭阳县花木主产地片区、新沂河沿线片区、泗阳县成子湖片区、泗阳县爱园穿城片区、泗洪县洪泽湖周边片区、宿城区南部片区等8个农房改善示范片区,努力让更多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记者洪磊通讯员刘晓松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