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第六批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已进驻河北、江苏、内蒙古、西藏、新疆五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察。截至目前,各督察组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今天(4月14日),督察组对第二批5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河北
邯郸企业偷梁换柱,用违规项目顶替化解钢铁产能
邯郸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现有16家钢铁企业,生铁产能万吨/年,粗钢产能万吨/年。督察组发现,邯郸市落实钢铁去产能工作不力,存在违规建设钢铁项目、虚假置换钢铁产能等乱象,产业结构调整落实不力,相关部门监管形同虚设。
在国家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明确要求下,邯郸市一些钢铁企业仍明目张胆违规建设钢铁项目。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金钢铁)年拆除原2号高炉后,在未取得能评、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在原2号高炉南侧空地上违规开工新建一座立方米高炉,涉及产能万吨。年2月,前期暗查发现,该高炉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其他附属设施正在建设。
新金钢铁在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违规建设高炉。年2月,前期暗查使用无人机拍摄,主体建筑已经完工。生态环境部供图
新金钢铁曾于年违规开工建设一座立方米高炉,但实际未建成投运。年,新金钢铁一座立方米高炉被纳入河北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方案,应拆除退出。督察发现,新金钢铁为保留已建成投产的立方米高炉产能,用尚未建成的立方米高炉顶替化解产能任务,并获得奖补资金万元。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虽多次现场检查,但对该公司以“偷梁换柱”方式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获取国家奖补资金行为视而不见,确认其完成了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化解任务。
新疆
减煤工作敷衍,“乌昌石”区域煤炭消费量不减反增
新疆“乌昌石”区域主要包括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局部、五家渠市和石河子市,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公路运输占比高,以占全疆4.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疆近一半煤炭消费量,一半以上二氧化硫,约三分之一氮氧化物、颗粒物,四分之一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年1月-3月,区域重污染天数比例高达30.4%。
有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年“乌昌石”区域各市州煤炭消费总量较年下降10%。但相关市州减煤工作敷衍应付,只调度不核实,工作没有落地,煤炭消费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较大幅度增加。经核查,区域煤炭消费总量由年的万吨增加至年的万吨,削减10%的目标完全落空。督察发现,昌吉州阜康市放松减煤要求,仅要求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且未组织有效实施,全市煤炭消费量不降反增。
乌鲁木齐市八一钢铁焦炉炉顶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严重。生态环境部供图
督察发现,该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不合理,预测预报能力薄弱。一些地方落实应急减排措施不力,企业主体责任缺失,违法排污行为多发。部分市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未实现涉气企业全覆盖,仅昌吉州就有71家企业未纳入年应急减排清单。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擅自放松黄色及橙色预警响应期间常减压装置负荷压减要求。年1月28日至2月5日,区域4市州同时出现连续9个重度以上污染天气,但未准确做出预警,也未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
西藏
那曲市色尼区违法开采砂石,破坏高寒草原生态环境
那曲市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藏布等大江大河的源头,素有“江河源”之称。那曲市现有草地绝大部分为高寒草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色尼区是那曲市政府所在地,近年来砂石料需求量较大。督察组发现,那曲市色尼区砂石开采活动管控不力,违法违规问题突出,对高寒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色尼区多个砂石料场按规定应当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但那曲市、色尼区年以来多次以部门文件形式变相批准上述砂石料场,未要求办理采矿许可证。
中建交通建设工程(西藏)有限公司1号砂石料场野蛮开挖作业,形成巨大垂直剖面。生态环境部供图
此外,部分砂石开采企业长期肆意野蛮开采、越界开采、超量开采,造成严重破坏。督察发现,中建交通建设工程(西藏)有限公司1号砂石料场未进行开挖边坡设计,对山体进行野蛮开挖作业,形成一个高差达70米的巨大垂直剖面,对后期恢复治理造成很大难度。
中建交通建设工程(西藏)有限公司1号砂石料场共计占用破坏草地面积12.1万平方米,直到此次督察进驻后才准备实施生态修复治理。现场督察发现,大量剥离废石随意堆弃在山坡上,压占破坏草地;部分剥离的草皮层随意堆放,没有做到规范养护,基本丧失移植恢复价值。
江苏
磷石膏露天堆存,威胁大运河宿迁段环境安全
大运河江苏段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主通道,其中宿迁段被称为中运河,全长公里,文化和生态环境价值十分重要。督察组发现,宿迁市对大运河保护力度不够,一些突出问题持续存在,威胁大运河生态环境安全。
年第一轮督察“回头看”期间群众举报反映,宿迁市豫星化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大运河岸线露天堆存大量磷石膏,并向堆场偷排废水。督察发现,宿豫区对群众投诉问题,敷衍调查、整改不彻底,在场地内仍堆存数万吨磷石膏的情况下,年7月上报完成整改并销号。
现场暗查发现,豫星化工虽已停产废弃,厂区仍然露天堆存大量磷石膏及其他固废。生态环境部供图
年12月,现场暗查发现,企业虽已停产废弃,场地内仍然露天堆存大量磷石膏及硫精砂、硫磺膏、磷矿石等工业固废,堆场没有防渗漏措施,淋溶液积存形成多处坑塘,最近处距大运河岸线仅米。监测显示坑塘淋溶液pH值为2.6,呈强酸性。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大运河两岸除建成区外各米为滨河生态空间,严控新增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宿迁市泗阳县靠近大运河建有八堡建材园,最近处距大运河不足米。督察发现,大运河规划出台以后,泗阳县继续出让建材园土地2.4万平方米,建设江苏忆维盛建材有限公司和宿迁恒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2个工业项目。
内蒙古
鄂尔多斯棋盘井区域违法取水用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鄂尔多斯市有8个地下水超采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超采区数量最多的区域。棋盘井区域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属严重缺水地区。督察组发现,棋盘井区域水资源管理长期宽松软,违法取水用水问题突出,地下水超采整改目标落空,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水生态状况堪忧。
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后,自治区整改方案要求对地下水超采区实行“水量、水位”双控制。鄂托克旗按要求制定了棋盘井超采区治理方案,采取了部分取水压减措施,并于年底上报整改销号。
但督察发现,棋盘井超采区实际未落实水量控制要求。年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已达万立方米,是自治区下达该区域控制量万立方米的近两倍。两年来,该区域因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被自治区有关部门红牌预警6次。
年6月,自治区通报了棋盘井超采区“整改反弹”、水位下降严重等问题。年1月,鄂托克旗再次申请整改销号。但截至督察时,治理方案明确的多项节水措施未落实,地下水取水底数不清,瞒采盗采现象多发。监测数据显示,年以来,该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超过20米,是全自治区水位下降最严重的超采区。
新京报记者张璐
编辑白爽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