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泗阳
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也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习俗,然而将礼尚往来变得庸俗化就有悖于礼尚往来的本意了。为了给村民“减负”,泗阳县王集镇大力推行移风易俗,“移”出了风清气爽。
12月25日下午,记者在王集镇花园村采访得知,88岁的郑老太去世后,儿孙在办理后事上起了争执。儿子认为要一切从简,而孙子想大操大办。通过村委会做工作,家人的意见达成统一。
王集镇花园村村民刘金鹏:我父亲身为一名老党员是极力反对的,我不能逆着父亲的意思。政府提倡说改掉这些不好的习俗,我感觉出发点也是为了农民减负,所以最后我也是认同我父亲的观点,操办的也很简单,也就是亲戚,几桌人而已。
和刘金鹏一样,许多村民的思想转变,得益于王集镇大力推行的移风易俗。以往,人情消费攀高比新、水涨船高,正常的人情往来逐渐异化成畸形的人际关系。于是,从年开始,王集镇花园村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王集镇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张东伍:年那时候,各家拿不出钱,有的都卖粮食去借钱来出这个礼,后来我们村委会通过在一起协商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办。
于是,该村党员带头,引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选聘8名党员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推行一站服务及新仪式,树立文明新村风。起初,很多村民唱反调,不支持。
王集镇花园村村民刘以前:不给人请人,当时我没有理解通,坚决反对。后来细细想想,还是对的。这个属于人情债不是人情往了。你上他家,他上你家,他上他家,这整个好像就是债了。最近出礼没多少了,每年千把、两千块钱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现如今,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宣传,亲戚朋友越请越少,一些白事上一改往日的“流水席”,吃起了“大锅菜”。
王集镇花园村村民王克双:就是直系亲属走动走动,一般的朋友都不请了,一要请人,负担就重了,三五桌人,就算了。确实减轻负担。
王集镇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张东伍:我们通过人情减负,就是让老百姓减轻负担,少掏红包,礼金也不是讲究大小。让乡风更加淳朴、朴实。
不仅是花园村,如今王集镇各村居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修订完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等,真正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王集镇村民张海洋:正常的是块钱,要是血缘近一点,关系好一点的就是块钱,所以现在慢慢农村改进了之后,减轻负担了。
(泗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婷王朝辉编辑/徐徐庄密)
(本条新闻版权归泗阳县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