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骄阳,不畏热浪,挥汗如雨,默默无言。烈日的街头,桑拿式的车间,铁板烧的路面,峭壁如刃的高楼……最美的他们,与你“火热”相遇。在泗阳,总有这样一群人,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经受着高温“烤”验,他们淌下的每一滴汗,折射出最美丽的光芒。从今天起,我台推出系列报道《致敬!高温下的最美坚守者》,让我们走近这些最美的坚守者,听一听他们坚守的故事。今天来看《垃圾分类收运员:用我汗水为垃圾分类代言》。
提到垃圾啊,很多人都会有嫌弃的表情,又脏又臭是大家给垃圾贴上的标签,尤其是在这样的酷暑天气里,对垃圾更是避而远之。而在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都和垃圾打交道。他们就是垃圾分类收运员。在用空调续命的夏天,一起去了解一下,垃圾分类收运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7月23日下午四点半,骄阳依旧似火。在京西小区,52岁的吴绍珍和同事付加兰正在擦拭垃圾分类桶。这里和以往的垃圾点给人的印象有所不同,没有污水四溢,没有臭气熏天。这都得益于垃圾分类收运员的辛勤付出。
梁婷(我现在身上穿的这个衣服,就是垃圾分类宣传员以及垃圾分类的收运工和分拣工身上穿的工作服。手上戴这个手套也就是我身边的这位吴阿姨每天在工作的时候要戴这个手套,但是刚刚这个手套我戴了不到五分钟,可以说手上已经满手是汗了,因为这个材质非常不透气,之所以要戴这个手套,是保证他们在回收分拣这些垃圾的时候,手不会被划伤。)
采访中,吴绍珍告诉记者,自己每天要和搭挡骑着一辆三轮车,穿梭16个小区三十多个垃圾分类收集亭。在京西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亭,只见吴绍珍熟练的从可回收垃圾桶里取出垃圾、进行初步分拣、装进蛇皮袋、放到三轮车上。
垃圾分类收运员吴绍珍(我们每天早上五点十分到五点半左右,就骑三轮车带抹布之类的,一起来收运,装好之后,要把这个柜子外面里面,都要擦干干净净的。)
初步分拣之后,再运往开发区的分拣中心进行细化分拣,然后变废为宝,赋予垃圾新的生命。早上五点到九点,下午四点半到七点半,虽然避开了高温时段,但吴绍珍他们每天依旧与热浪同行。从事垃圾分类收运员工作已经四个多月了,入伏后的高温天,也是吴绍珍面对的第一个夏天,帽子、口罩、手套都得包裹严实。
垃圾分类收运员吴绍珍(居民把生活垃圾也往这个里面扔,所以我们夏天天热都要戴口罩,戴帽子,有气味戴口罩就要好一点。)
垃圾不分类,分类不正确,都会给垃圾分类收运员带来不便。虽然每天的工作都很不易,但吴绍珍说,她的付出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起初,自己很不适应,尤其是挨家挨户地宣传进行垃圾分类时,居民们的排斥和不理解,现如今,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市民越来越多。所以吴绍珍总是把辛苦看的很淡。夏天里,别人穿的越清凉越舒服,而吴绍珍他们还要再穿一件工作服。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累了,吴绍珍和付加兰两个人就歇一歇,喝口水,然后继续干活儿。
垃圾分类收运员吴绍珍(因为工作需要,还有就是宣传我们垃圾分类,为垃圾分类代言,也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我们垃圾分类,建设我们美丽的泗阳。)
像他们这样的垃圾分类收运员在我县有14名,负责城区个小区,个垃圾分类收集亭的可回收垃圾收运工作。高温天气里,公司给他们每个人分发了防暑药品。正如他们工作服上写的那样,垃圾要分类,生活更完美。
致敬垃圾分类收运员,你们是这个城市下高温下最美的坚守者之一。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城市更洁净。其实做好垃圾分类,涉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居民。我们都应该意识到,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环境权益的托管者。